“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唯物史觀闡釋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這一重要論斷,要求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思考和把握我國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唯物史觀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歷史、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也構成深入闡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根本理論座架。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出場語境
近代以來的人類社會,展現為一部從各自封閉逐步走向普遍交往的世界歷史。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tài)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苯裉?,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普遍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世界向何處去?和平還是戰(zhàn)爭?發(fā)展還是衰退?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人類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出場語境。
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直線上升的,而是一個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的復雜過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歷史進程“是跳躍式地和曲折地前進的”,既有大踏步的前進,也有曲線的迂回甚至一時的倒退,文明時代的“全部發(fā)展都是在經常的矛盾中進行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世界歷史發(fā)展告訴我們,人類文明進步歷程從來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類就是在同困難的斗爭中前進的?!痹谖ㄎ锸酚^視域下,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但這并不否認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迂回”甚至“倒退”,特定歷史階段可能出現“逆風”和“回頭浪”。因此,現實展開的歷史有正確的一邊,也有錯誤的一邊。歷史進程為什么有正確的一邊與錯誤的一邊?有對與錯之分?這里有極其復雜的原因,因為人類歷史發(fā)展是各種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主體角度探析其原因,盡可能避免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過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
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它‘不擁有任何驚人的豐富性’,它‘沒有進行任何戰(zhàn)斗’!其實,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在創(chuàng)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并且進行戰(zhàn)斗?!睔v史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活動的產物。人是“現實的、活生生的”,在歷史創(chuàng)造中,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必然有時做正確的事,有時做錯誤的事。歷史主體影響著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歷史主體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唯物史觀給“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重要論斷打開的決定性的思想窗口。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深刻哲理
在不同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所指是不同的,有時指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站在開放發(fā)展的一邊,有時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站在互利共贏的一邊,等等。盡管在不同場合和領域有不同的內涵,但是,從唯物史觀視域觀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根本邏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把握和運用歷史規(guī)律,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歷史主體“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首先指的是,歷史主體認識到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使自己的思想、決策、行動等自覺地遵循和符合客觀規(guī)律要求,即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guī)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掌握、遵循歷史規(guī)律。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guī)律支配的。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說。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端起唯物史觀這一望遠鏡細心觀察國際形勢、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做出符合歷史規(guī)律的正確選擇。面對時有波折起伏的世界經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可取,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既是經濟規(guī)律使然,也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邏輯。
第二,“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洞察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歷史規(guī)律反映的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是總趨勢在特定歷史階段的表現形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就科學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guī)律。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立足現實,把握好每個階段的歷史大勢,做好當下的事情?!闭驹跉v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認識世界歷史大勢,跟上時代潮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如何才能做到?一是通過歷史看未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觀大勢,要將過去、現在、未來貫通起來,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智慧,方能把握歷史前進大勢。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大勢,要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把握本質,在國際亂象中把握大局,在階段性的風云變幻中認清長遠趨勢。三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歷史發(fā)展是各種矛盾以及矛盾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觀大勢,要從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的各種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從矛盾諸多方面中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此才能把握時代潮流,不迷失方向。四是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突出,挑戰(zhàn)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觀大勢,要從變化中尋找不變、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特別要從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等方面尋找大變局下的“確定性”。
第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事業(yè)中進步。歷史正確性是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客觀尺度與主體尺度的統(tǒng)一。歷史正確性的根本客觀尺度是生產力的發(fā)展,主體尺度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站在促進人的發(fā)展、推進人類進步的一邊。其一,站在維護絕大多數人利益的一邊。從合目的性看,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代表絕大多數人根本利益的一邊。做歷史正確的事,就要堅決反對包括國家利己主義在內的各種利己主義,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fā)展的同時兼顧別國發(fā)展,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增進人類共同利益。其二,站在堅守歷史正義、國際道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堅決與零和博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歷史錯誤的一邊劃清界限。馬克思指出:“過時的東西總是力圖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復和鞏固?!苯裉?,我們要更加警惕霸權主義等“過時的東西”,不能受其迷惑。其三,站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一邊。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是弘揚踐行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攜手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擔負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使命。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實踐要求
唯物史觀是歷史決定論和主體選擇論的內在統(tǒng)一,既承認人類社會發(fā)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性,又承認歷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實踐創(chuàng)造力。歷史主體在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前提下,可以也應該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推動歷史發(fā)展和人類進步。
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歷史發(fā)展有其規(guī)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fā)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fā)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內在要求著歷史主體發(fā)揮歷史主動精神,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
首先,“察大勢”。提高把握大勢的能力,具備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把黨和國家事業(yè)、人類進步事業(yè)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謀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更好推動事業(yè)發(fā)展。
其次,“應變局”。準確識變,準確判斷歷史階段的重大變化,并做出正確選擇;科學應變,面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發(fā)揚勇毅前行的歷史擔當精神,充分發(fā)揮斗爭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主動求變,善于從偶然性歷史事件中識別出必然性趨勢,從積極主動的戰(zhàn)略調整中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
最后,“化危機”。一切矛盾著的雙方無不在一定條件下向它的對方轉化。在一定條件下,“險”與“夷”、“?!迸c“機”,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前,世界形勢動蕩復雜,地緣政治挑戰(zhàn)風高浪急,暗礁和潛流增多,要以更大決心和勇氣,主動出擊、創(chuàng)造機遇,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zhàn)略主動戰(zhàn)。
歷史總是要顯示出其前進的力量的。我們能選擇的,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
(作者:唐愛軍,系中央黨?!矅倚姓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